乙型病毒性肝炎(简称乙肝)是由乙型肝炎病毒(hbv)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。
2.hbv流行病学特征
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统计估计,全球大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hbv,其中约慢性hbv感染者超过2.4亿人。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(chb,简称慢乙肝)高流行率区,我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(cdc)2006年的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,我国1~59岁普通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.18%。据此估算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,其中chb患者约有2000万。
1992年开始随着我国政府对hbv疫苗接种的大力推广,我国hbv感染率已有大幅下降,其中<15岁人群的降幅尤其明显,由1992年的10.5%降至2014年的0.8%。我国cdc2014年对1~29岁普通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,1~4岁、5~14岁和15~29岁普通人群的hbsag携带率分别为0.32%、0.94%和4.38%。尽管如此,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,根据出生率和人口统计数据估算,全国仍有超过180万<15岁的儿童感染hbv,每年有5万新生儿感染hbv。
3.hbv传播途径
hbv主要经过血液传播、母婴垂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。随着我国近年检测手段的逐渐改进及对医疗操作的严格规范,经输血和血液制品途径传播hbv已较少发生。而母婴垂直传播则成为hbv感染的重要传播方式,现有乙型肝炎患者中半数以上为母婴垂直传播所致。
hbv母婴传播主要包括三种途径:宫内感染、产程传播和分娩后与母亲密切接触传播。其中宫内感染、产程传播是母婴传播的常见方式,也是新生儿出生后预防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。
4. 慢性乙型肝炎的危害
慢性hbv感染危害较大,与肝硬化、肝细胞癌(hcc)和肝衰竭的发病率密切相关。全球肝硬化和hcc患者中,hbv感染率分别约为30%和45%。我国肝硬化和hcc患者中,hbv感染率分别约为60%和80%。
围生期或婴幼儿时期感染hbv,慢性感染率高达90%;3岁以下儿童感染hbv的慢性化率约为50%;而成人感染hbv的慢性化率约为5-10%。从长期预后来看,hbv慢性携带者儿童期肝硬化发生率为3%~5%,hcc发生率为0.01%~0.03%。如果考虑儿童的整个生命周期,肝硬化年发生率为2%~3%,hcc发生率高达9%~24%。因此,儿童chb值得关注。
儿童乙肝临床治愈及随访门诊
门诊时间:每周一上午8:00-11:00(隔周一次)。
门诊地点:上海市儿童医院(泸定路355号)门诊d区消化科。
点击预约挂号》》》
张婷,医学博士,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感染科,主任医师,博士生导师,留美博士后,上海市浦江人才。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学组委员;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感染学组名誉组长;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儿童移植学组委员;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儿童学组委员;中国营养学会儿童临床营养分会常委。从事小儿肝脏疾病和胃肠道疾病的临床诊治近30年。
胡姚,医学博士,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感染科,主治医师。擅长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及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,研究方向为儿童病毒性肝炎的防治。
郑璐,医学硕士(博士在读),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感染科,主治医师。擅长小儿各种常见胃肠道疾病和肝病的临床诊治。